在我看来,去往丹巴县似乎并不那么容易!
那时,我们住在甘孜县城,甘孜是个没有固定班次直达丹巴的地方,这使我们至少等待了两天才买到了去往丹巴的车票。班车的发车时间是早上六点,所以我们又必须在早上五点钟起床,抓紧时间收拾东西,才能赶在六点前到达车站…
甘孜距离丹巴足有 350 多公里的路程,道阻且长,得耗掉六七个小时才能赶到。谁知,途中我们还意外的遇到了山体大滑坡!落下的沙土和巨石将道路掩埋近百米…当睡在座位上的我和阿紫被司机叫醒时,迷迷糊糊的脑子让我们直到下车还没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…
庆幸的是,司机告诉我们可以步行通过滑坡,再换乘另一辆汽车去往丹巴!
我心里骂声不断,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。周围停着不少大巴,看来都是在这里对接换乘的,不时有人从我身边急忙忙的走过,朝着他们的去向望去,竟有一只不少于百人组成的迁徙大部队…
我一边收拾背包,一边赶紧嘱咐阿紫:抓紧时间赶去滑坡另一边的汽车上占座!我们两个人的背包有几十斤重,但这对我来说不算什么,而下半程的路上能不能睡觉才是“大事情”…
阿紫办的事情相当得力,我非常满意的“昏”了过去…不知过了多久,车停稳了,我想我们终于到了丹巴县。
小花告诉我们走出车站就可以拼车去中路乡了!因为丹巴藏寨最美的并不只有“甲居”,与之相比,中路藏寨不仅免费参观,民风还更原汁原味。我们可以住在其中,还有三个观景台供我们看日出日落,计划完美得不成样子…
也许是因为人品好,我们不仅出站就拼到了车,司机还给我们推荐了一个不错的民宿。民宿不仅提供食宿,价格还相当的实惠,它位于寨子的中央,靠近一所学校,名叫然珠藏家。
藏家客栈由一对中年夫妻经营,他们的父母也在客栈里帮忙,事实上,客栈就是他们的家。除了这四个大人,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宝宝,宝宝是中年夫妻的孙子,而宝宝的父母与我们年龄相仿,都在成都工作,留下宝宝给他的爷爷、奶奶、太爷、太奶看管,也算是让他们老有所乐!这一家子,四世同堂,其乐融融,真叫人好生羡慕…
我称客栈老板为大叔,称他老婆为大姐,我想这样叫显得年轻些…而他们的父母,便成了我们的爷爷和奶奶。也许是因为淡季的原因,客栈里除了我和阿紫再没任何一个住客,就这样,我们混入一个“四室之家”,享受起地道的藏式生活。
首先便是奶奶递过来的一碗酥油茶。茶香总是让人回味无穷,我和阿紫喝得却出奇的香甜!可能是我们坐了一天的车还没顾得上吃饭的原因吧…
奶奶知道了我们居然还饿着肚子,赶紧给我俩生火煮面吃,一边忙一边不好意思的解释说:“现在是下午,家里没有炒菜,先做一碗面垫垫底儿,好不好!”
我们大喜过望,连忙说:“好好好…”。但又怕太麻烦老人家,又赶紧说:“不好不好不好…”
奶奶虽然听着我们婉言拒绝,但手上的营生却没有停的意思。她麻利的烧柴、煮水、下面,一气呵成,不一会就将两碗热腾腾的碱面端到我俩面前,还配有小菜!这敏捷的身手,完全不像一个有了重孙子的老太太,真叫我们这些年轻人感到汗颜…
我和阿紫吃得稀里呼噜,奶奶则抱起孙子,坐在一旁悠然自得。我边吃边注意到奶奶身穿着的黑色传统藏式服装,好像与我在西藏见到过的不太一样,尤其是头饰,它是一顶头帕,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。
我看到奶奶身后的墙上挂着不少照片,照片里有不少穿戴着相同风格头饰的姑娘,与奶奶素雅的头饰相比,那些姑娘的头饰更加别致。她们将长发辫盘扎在绣花头帕上,发辫上套着松耳石发圈和蜜蜡珠子,还有各种金银珠宝饰物,像挂满的葡萄串,显得极为华丽。
后来,我才知道,这是嘉绒藏族妇女头饰特有的风格。
康藏地区的藏族妇女头饰大体与西藏相同,有的与安多藏族妇女相同。惟有大渡河沿岸,尤其在丹巴、康定县的巴底、巴旺、革什杂、鱼通、明正土司地方的藏族妇女头饰别致,故被称为“嘉绒妇女头饰”。
再仔细看看那些照片,它不仅仅只有姑娘,姑娘身后的景物也非常别致。画面里有一栋漂亮的藏式小楼,小楼的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玉米和辣椒,在灿烂明媚的阳光里,显现出浓浓的藏家风情。
我问奶奶:“这些照片都是在哪儿拍的?”
奶奶指着门外:“就在院子里!”
我惊奇的打开房门,发现果然就是这里,玉米和辣椒犹在,只是天气不好,光线少了很多,没有妹子,更少了一抹色彩…
我扭头看看阿紫,说:“明天早上光线好的时候,可以给你拍个藏族 style 看看!”
阿紫点点头。奶奶接过话说:“我这里有藏族服装,我女儿和孙媳妇的,可以借给你拍照用的…”
阿紫惊喜得跳了起来,说:“真的啊!太好了吧!”。我和阿紫高兴得手舞足蹈,哈哈大笑起来。
吃饱喝足后,我们计划赶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三号观景台看日落!这是小花告诉我们的,她还告诉我们看日出要去一号观景台,并提醒我们小心一点,别走错了!
我们向坐在院子里砸核桃的爷爷询问:“一、二、三号观景台都在哪儿啊?”虽然爷爷给我们指明了方向,但具体怎么走我却没搞明白…
寨子里的小路四通八达,如不认真记路,别说找到观景台了,还可能会陷入“出的了门,却回不了家”的窘境!之前提到的学校,也是因为成为我们的回家路标而被牢记在心。这还得是多亏了阿紫,如果不是因为她记住了学校的位置,我想我们差点就找不到回客栈的路了!
记得出门后,我信心满满的嘱咐阿紫,一定要跟紧我的尾巴,凭我的识路能力,找到观景台定是一碟小菜!虽然前路糊涂,但我心明如镜,直觉告诉我:直往山顶上爬就对了!
山很高,却不太陡,山坡上生长着茂密的彩林,小路被藏在其中。我和阿紫爬的热火朝天,累了,就走进彩叶铺成的地毯上玩耍,不知不觉中,太阳无声无息的将半边脸藏在山后…
我似乎是忘记了我们正置身于山谷,因为有大山的阻挡,日落应是比往常更早一些!等我突然反应过来还有这么一回事的时候,我还没搞明白三号观景台到底在哪儿呢!我眼睁睁的看着太阳就这么一点点的消失,天色一点点暗淡,我和阿紫都很无奈…
我站在原地不知进退,但阿紫似乎更理智一些,鉴于这种情况,她建议我们趁天还没有完全变黑之前赶紧下山,这样安全一点!还是她想的周到,我点点头,转身跟了上去,之前说了大话,现在却羞愧得不知说什么!
阿紫大度的说:“至少我们知道明天该怎么去二号观景台了…”
下到半程时,天就完全黑了。纵有阿紫的头灯来做照明,但在这浓密的漆黑之中,也只能勉强的看清楚前路。不知道为什么,回程时遇到的岔路比去时更多,越往前走,脚下的路和周围的树丛显得越来越陌生…
不得不承认的是,我们已经迷路了…可我们还没摸到寨子边呢!
这时,幸好我们碰到一个村民,我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冒出来的,只发现前路有一个模糊不清的人影,我们赶紧追过去询问。巧的是,他将路过那个寨子里唯一的学校,就这样,我们跟着他,才一路走到学校附近。
没想到大叔早已打着手电筒在学校附近找了好久,他虽然知道我们是去上山看日落,还是怕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。没想到大叔人这么好,这不禁又让我们倍感关怀…
回到客栈,大姐早给我们准备好了四个菜,还有甜茶和酥油茶。我曾想过一碗面就能完完全全满足我的胃口,可从没想大姐提供了这么好的饭食!就因为这样,从那天起,凡事我遇到的每一个想去中路藏寨的游客,都要介绍他们去然珠藏家住宿…
第二天早上,本该早起看日出的我被周围的低温冷得卷缩在被窝里,醒了就再也睡不着了,我只能呆呆的躺着。周围的空气安静的像凝结了一样,只听到偶尔有嘀嗒声从窗子外面传来…
“外面是下雨了吗?还好我没赶早起床!”我似乎给自己的赖床行为找了一个十分满意的借口。虽然天气不好,但这能改善我喜欢拖延的病症吗…
马上就要八点了,屋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,貌似是大哥大姐在聊天说话。我想,他们这么早起来,是在给我们准备早饭呢吧。我不能再窝在被窝里了,是时候该起床了!
我推开房门,一股清新的冷空气扑面而来,冻得我赶紧缩起脖子。走廊的玻璃窗上凝结着一层薄薄的水雾,让人看不清窗外的景物,我走过去用手将水雾抹出一个大洞,露出了白茫茫的一片…
我惊奇的趴在窗户上看,发现外面早已变成了雪做的天堂!我激动的去叫阿紫起床,喊着:“下雪啦…下雪啦…阿紫,快起床看雪啊…”
“是吗?…”阿紫激动得顾不上言语,快步走出房间,迫不及待地推开走廊的窗户。外面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鹅毛大雪,雪花好象一个个白色的小精灵,正在风中跳着庆祝冬天的快乐舞蹈,又好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抛洒着白色的花朵。阿紫看的出神,身为南方人的她还从没见过这么美的雪景。
雪,没有下多久就停了,这多少让人有了一丝惋惜…
也许是这场雪来的太早太突然,藏寨还没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,待我们出门闲逛时,路中的积雪早已化得七七八八,只有山顶上和屋顶上的积雪还残留着雪的痕迹。周围的景物好像被泼过水一样,无处不被洗得干干净净。潮湿的空气装入我们的鼻孔,痒痒的,别提有多舒服了…
我们走出村庄,误打误撞地爬上了第二观景台,这是个看日出的平台,本来就是早上就应该到达的地方,我觉得现在来也不晚。尤其是站在观景台上,当我们居高临下眺望时,中路藏寨便在眼前一览无余…
相对于丹巴藏寨的这份古老神秘,中路显得更宁静一些,置身其中,让人有漫步世外桃源的感觉。寨子里的民居造型美观风貌古朴,一般都修建在向阳的坡梁上较为平坦的地方,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、错落有致地与周围茂密的树林、清澈的溪流、皑皑的雪峰起构成一幅幅田园牧歌的画卷。
丹巴素有"千碉之国"的美称,全县现存古碉数量种类之多、建筑之奇,堪称全国之最,世界罕见。碉楼主要集中在河谷两岸,尤以尤以梭坡、中路、蒲角顶三处的古石碉楼群最为稠密壮观,古碉楼保存完整,并与村寨民居相容一地。
丹巴的碉楼外形美观,一般为四角、五角到八角的,少数达十三角的高方柱状体,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,墙壁十分坚实。主要可分为四种:要隘碉、煌火碉、寨碉和家碉,其中以家碉及寨碉居多。
传说碉楼最初是用来伏魔的,随着生产、生活的需要,大多用于战事和防御野兽。碉楼主要集中于河谷两岸,它们或三五个一群,或独立于山头,碉与碉之间相互呼应,依山成势。分布集中的地方,目力所及,数十座碉楼连绵起伏,形成蔚为壮观的碉楼群。
午时的天空又飘起了雪花,本该回去吃午饭的我们又忍不住驻足停留,本该是五颜六色的世界,此刻又多了白色的回忆…
午后的天空依然阴云密布,但云层似乎有渐渐消退的迹象。我和阿紫再次出征,目标便是昨日未找到的三号观景台…
有了昨日的教训,今天的观景之旅显得非常轻松!最主要的问题就出在一座四五米高的铁梯上,它立在路边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,让昨天路过梯子的我毫无察觉,致使我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。当我们抵达第三观景台时才发现:这哪儿是一座观景台啊!这明明就是山坡上挖出的半米宽的窄道…
如此隐蔽的地方难怪我们找不到,可找得到地点的老法师早已占领了窄道深处的最佳机位!我们选定了位置和他们一起等待,等待着日落时分的夕照。
神奇的天空中云层快速的流动,一双无形的大手是不是地将密不透风的云幕撕几道裂缝出来,些许的耶稣光照射下来,大地瞬间被赋予了色彩…
渐渐地,云层越来越稀疏,久违的蓝色终于重新占领了天空。蓝天下,一座巨大的雪山赫然出现在我眼前,山体在阳光的照射下,像涂了一层金箔似的,闪闪发亮。我赶忙问老法师们:“那时什么山?”他们回答我说:“是莫尔多神山!”
墨尔多神山是藏族最古老的宗教——雍仲本教的神山,是一座神秘莫测,俊秀险绝的圣地仙山,古往今来被人们顶礼膜拜,传奇颂杨。在藏区与喜玛拉雅和冈底斯山齐名,被位为四大神山之列,尤其是它的神奇绝妙,更被中外宗教信徒虔诚崇拜,西藏的僧侣们有能去一趟墨尔多山朝圣为功德圆满之感。
神山之下,便是那阡陌纵横的田园风光,我们再次居高临下,将整个中路藏寨尽收眼底。缕缕炊烟从一栋栋藏式小楼的烟囱中冒了出来,袅娜着升向空中,飘过高高低低的屋顶,飘散在落日的余辉里,宛如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…
又是暮色降临,星星布满夜空,洁白的月亮好像猜透了我们的心思,为大地铺满霜华。我似乎已经清醒地看到被当做“家”的住所,虽然只是旅途上的客栈…